一、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构造及主要设备
1. 防滑顶盖
玻璃钢制成。可加装防盗安全锁,也可加气动弹簧,便于打开。
2. 泵站上盖
采用玻璃钢制成,带安全格栅、通风排气管和扶手。
3. 玻璃钢筒体
连续缠绕加强玻璃纤维筒体。优化设计,通过计算机控制缠
绕走向和厚度,确保厚度均匀并达到设计要求。质量稳定优
良,出厂前进行**防渗漏试验,确保无泄漏。
4. 吊耳
外部一体化吊耳易于安装。
5. 配套水泵
配套性能优越的潜水污水泵,在设计负荷范围内,无振动和气蚀现象,运行平稳。泵的所有旋转部件(包括电机)在制造时均进行动、静平衡实验。泵运转噪音低于80dB(A)。
自耦安装的潜污泵,配备有出水弯管、自耦底座和移动、自动就位时起连接作用的不锈钢导轨及提升链。水泵经过导轨引导能够在泵坑**部和自耦底座之间自由滑动。 水泵与藕合底座的密封为金属与金属之间的连接并由辅助橡胶圈密封。
6. 压力管路
管路材料为不锈钢304。所有管路在出厂前均通过压力测试,以防泄漏。
7. 服务平台
检修时为方便关闭阀门,泵站内置服务平台。
8. 液位传感器
预制泵站采用压力传感器,实现泵站液位自动控制运行。
9. 智能底部设计
经设计的预制泵站智能化底部采用下凹式结构,可抵抗地下水的压力而不变形,同时只允许少量的污水停留在泵坑,当泵再次启动时,泵坑附近的大流速可以达到自清洁的效果,免除了人工清淤。
10. 控制柜
配合各种智能传感器,可以实现无人值守、编程控制和远程控制。可实现以下控制功能:
§ 日常放空泵站,防止沉淀
§ 防抱死功能
§ 防止浮渣
11. 混凝土底板
设计适合尺寸的混凝土底板抗浮。混凝土底板预埋地脚螺栓,用于预制泵站吊装入坑后的固定。混凝土底板可由安装方预制,可以在现场基坑直接浇筑。
二、 主要设备材料一览表
池体: GRP
井盖 GRP
管道系统 不锈钢304
螺栓和螺母 不锈钢304
锚固螺栓和螺母 热镀锌钢
扶梯 不锈钢304
导杆 不锈钢304
提升链 不锈钢316
服务平台 热镀锌钢
底板 钢混
预制泵站相关信息
低扬程双向泵站上用得较多的一种结构形式双向泵泵站的泵型选择:泵本身不具备双向功能,通过流道实现双向引排功能方案该方案采用大型开敞式水泵机组。开敞式结构的轴流泵是目前在低扬程双向泵站上用得较多的一种结构形式,由于该泵能方便地实现双向抽排水,因此在需要防洪和灌溉两种功能的泵站上广泛使用。
水泵站的沉箱形式分析塔吊基础结构形式的比较与选择:在某水泵站的设计工程中,由于地带属动态沉积带,水位变幅大,混凝土塔吊基础必须要高出较高水位,使得塔吊高度很高;站址处土壤上层一般为夹卵石的粗砂沉积层,底层为风化和未风化的泥岩,暴露后迅速吸水并膨胀,强度低、不稳定;结构计算时不仅要考虑竖向重力荷载、横向风力、横向水流力,而且要考虑漂浮物的作用力和横向冲击力、沉积物作用力以及水流对基础的冲刷侵蚀作用。因此,基础的结构形式选择十分重要。几种基础结构型式的比较:
当需要将污水由一*点提升到较高高程时,需要设置污水提升泵站。在今日,污水提升泵站不常以工厂装配式的整体设备建造,仅以部份工厂装配式的单元,或一系列的单元建造提升站。
泵站技术改造工作中,要以“节水、节能、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提高技术含量,加大技术投入,积极推广使用科技成果,一定要从节能降耗、提高装置效率方面入手,优化设计,优化造型。
立式混流泵在引水泵站中的运用立式混流泵叶轮吞没于水下,起动时*抽真空,且电机安装于下层,通风良好,不会为洪水所吞没,这是卧式泵所不能及的长处。立式混流泵具备效力高、汽蚀性能好、体积小、培修不便的长处。依据构造不同,可分为导叶式和蜗壳式两种。立式导叶泵可分为转子可抽的双壳体式(K型)和转子不可抽的单壳体式(B型)。依据安装方法,又可分为单基层式和双基层式两种,单基层式的电机与泵安装于同一基本上,而双基层式的电机与泵分手安装在各自的基本之上。为适应不同运用规模,叶片分为固定式和可调式两种。目前,重合流污水提升泵站的设计流量,泵站前设污水截流装置时:雨水部分:泵站设计流量=雨水设计流量-截流倍数*旱流污水设计流量;污水部分:泵站设计流量=(截流倍数+1)旱流污水设计流量。
由于污水提升泵站的工艺特点,水泵大多数为自灌式工作,所以污水提升泵站往往设计成为半地下式或地下式。其深入地下的深度,取决于来水管渠的埋深。又因为污水提升泵站总是建在地势低洼处,所以它们常位于地下水位以下。